西数超哥博客
运维经验教程分享

【2018慢性病与信息大会】姜勇:移动医疗与脑血管防治

2018年4月27日-28日,由中国疾控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大数据云研究所、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慢性病防控信息技术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慢性病与信息大会”在北京国宾酒店盛大召开。4月27日,在主会场上,国家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心研究员姜勇到场,并以《移动医疗与脑血管防治》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心研究员 姜勇

以下为演讲实录:

姜勇:大家下午好,感谢大会的邀请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在脑血管病防治这个领域移动医疗的应用。

说实话,对于移动医疗这个领域,我应该还是一个外行,但是说实话,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咱们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为了应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移动医疗也是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座的都是医疗行业的专家应该比较清楚,脑血管病是主要死亡的原因之一,全球第二,我国第二,近三十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脑血管病防治的主要挑战有哪些呢?首先就是它的疾病负担比较重,主要的原因就是第一院前延误比较严重,脑血管病在时间窗内到达医院是有比较好的治疗方式的,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可以溶栓、可以取栓,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院前的延误比较严重,到了医院以后已经过了时间窗了,有效的诊疗措施不能及时的应用。

第二就是院内延误,因为院前一般是120或者是999,他们收集到的一些信息不能及时地传递到医院,到了医院以后医院还要进行重新的评估和安排相应的医疗资源,就会造成院内的延误,院前院内环节脱节,信息无标准、难以共享,美国有一个指标就是反映院内延误的指标,从病人进了医院的门到打上溶栓药物时间是多长,美国的时间现在降到一小时以下,中国现在平均在两小时左右,所以中美差距非常巨大。

再一个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大家在北京都可以感受到,外地来看病的非常多,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优质医疗资源的密度就更低了。

第二个层面是从发病率和复发率的角度来讲,非常高。主要原因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三高,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效果就非常不理想。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随时随地的健康管理和对疾病管理的需求大家都是非常关注。但是我们现在的系统和医疗体系和健康服务体系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

另外一个就是脑血管病致残率高,一旦得了脑血管病以后,50%以上都有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非常差,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康复效果比较差。有一些传统的康复技术,但是由于人员的问题,在基层也没有很好地得以推广。

这是我们国家中心做的一个三次回顾调查,分别在07、2012和2015年开展了三次脑卒中医疗质量关键绩效指标的调查,在几个绩效指标里面最低的是静脉rt-PA溶栓,比例只有1-4%左右,尽管过了这么长时间有了一些提高,但是仍然是非常低,这在美国至少在60、70%左右了。

所以因为刚才也提到了为什么溶栓的比例这么低,是因为院前院内的延误非常严重,移动医疗技术恰恰在这些方面都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而且现在在很多领域都已经有了一些进展,比如说针对院前院内延误严重溶栓率低的情况有三种形式可以解决:

第一,德国移动单元,把医院送到患者家门口。第二是远程脑卒中单元。第三是经过APP来实现。一会儿我再详细介绍。

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针对服药医从性比较低的现状也有一些相对的方法,比如进行危险因素的移动化监测,再一个对于服药的管理也有很多,智能药盒、智能助理等等,前面几个同事的报告里面都涉及到相关的内容。

在康复方面移动医疗也有一些,比如说咱们常见的计步器等等可以用来监测他的脑血管病康复的病人的运动量是多少,另外对于脑血管病造成的功能损害通过外骨骼生物工程的方式可以帮助脑卒中病人更好的恢复。另外更高大上的是脑机接口,相当于脑电获得信息指挥相应的设备来提高肢体的功能恢复。

下面介绍在急救领域的应用。移动医疗APP美国也有相关的探索,把APP设在急救人员中,到现场接诊病人的时候就把病人评估的情况输入到系统里面,这样的话团队里面包括急救和医院里面的医生都可以看到相关的信息,这就解决了刚才我说的院前、院内的信息不能连通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医院的医生一旦看到这个脑卒中病人可以提前预约医疗资源,挂号和安排CT等等,这样就大大缩短医院内部的流程。

我们医院也是参考了美国的这样一个APP,我们自己也开发了急救的APP,在北京已经试点应用了。它也是在开发了一个手机APP,让急救人员在现场输入一些信息进行一个评价,同时可以根据溶栓地图,就是咱们所在的区域内,像嘀嘀打车一样,周围哪些医院可以进行溶栓、可以接诊、哪些医疗资源可以分配,哪些医院离的最近都可以进行选择,急救人员就可以利用这个信息系统跟所在的医院进行联系。

到了医院以后医院的各个科室的医生已经替病人挂好号了,病人手上有一个手环,手环上有一个条码,这个条码各个医生来可以扫一下这个条码,可以看什么时间医生到达。这个过程是有意义的,可以通过借助各个医疗单位到达病人的时间评价哪个过程是延误了更多的时间来改善整个医疗流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用,从进入医院的门到打入溶栓剂的时间有明显的下降,到影像的时间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刚才这是一个移动急救的APP.这个主要是在国外相当于把咱们的CT装到急救车上,把急救车开到病人家门口,这个优势就是整个把影像、移动实验室和远程医疗的设备还有必要的药物,包括溶栓的药物和评估的量表集成到急救车上,减少了医药环节。传统的环节是用急救车传到初级急救中心,进行分诊之后到高级急救中心,有这样的环节,但是直接到移动医疗的车上直接就可以进行CT检查来判断患者到底是出血还是缺血,如果出血就送到高级急救中心,如果是缺血到现场就可以用溶栓药物,这样溶完以后再送到初级急救中心,这样就加快了速度。在欧美已经有了一些应用,而且效果是院前脑血管病的有效措施。应用了这个脑卒中单元以后,所有在一小时以内的预后是最好的。

另外一种模式是远程医疗,远程已经发展了很久了,现在有很多形式,但是真正做的好的美国是把它应用在Telestroke系统上,经过评价是可以缩短咱们刚才说的时间,从50多分钟缩短到34分钟,所以是基本的设备就是一个摄象头、一个屏幕,但是它关键的是这个体系的建设,所以技术不是问题,关键还是这个机制。它的高级急救中心就有义务接受来自初级急救中心的呼叫给患者提供服务。

经过这样一个评价也可以发现DTN是一个显著的下降,溶栓率得到提高。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也是像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地涌现,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的应用也是有很多的场景,比如说健康管理的APP用于危险因素的监测和自我管理,还有这些具体的危险因素的干预,比如说体重减重,身体活动监测和运动活动监测和评价,通过手环、腕表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到智能手机实现闭环管理。

房颤是脑血管病很重要的危险因素,很多房颤是阵发性的,是隐秘性的,做一次心电图往往检查不到,现在有了长城心电监测设备,甚至有可穿戴的衣服穿在身上,进行长达一个月甚至更久时间的监测,一旦发现房颤可以应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血糖监测,特别是针对一型糖尿病胰岛功能是受损的。现在也有了人工胰腺系统,通过动态的监测可以提供本体的胰岛水平。

睡眠呼吸展厅也是引起脑血管病的因素,现在也有移动设备用于监测症状从而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这个就是通过一个长城的血压监测仪器,这是一种医院里面用的是看脑卒中后的病人24小时血压的情况,发现了一个咱们常说的反勺型血压是脑卒中的危险性因素,通过24小时的血压监测发现不同的特征,然后病人的复发或者是结局的关系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这是刚才提到的人工胰腺系统,优势是应用了人工智能,智能地检测病人的血糖水平,然后来释放相应剂量的胰岛素。

对于呼吸睡眠监测,传统是到医院睡一晚上,戴着这么多线和设备,是非常不舒服的一件事,很多人换了环境也睡不着。现在有在家就可以,有一个一次性的传感器粘在手上,测验一次就两百块钱。这个跟前面的精确度是不一样的,它只能用来筛查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进一步需要确诊还是要到医院去,至少可以发现比较早期的病理。

用药管理这里就不多讲了,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这个特殊的就是用了人工智能图象识别的技术,服药的时候要对着摄像头,摄像头可以自动识别出来是不是吃了足量的药。

健康助理,跟刚才周主任介绍了微信的智能助理有点类似,这是比较早的产品。

对于康复方面我们是可以应用这样传统的Fitbit One这样一个计步器监测需要进行运动康复的病人实际运动康复的时间,实际上是一个消费级的产品应用到医疗领域,可以发现它跟医疗领域的设备测量结果一致性还是非常好的。

这是看起来高大上的叫外骨骼,是一种康复辅具,通过步态监测动态调整对于肌肉和关节的刺激,可以纠正患者的步态。得了脑卒中的病人很多都是划圈的步态用了这个可以明显改善。

刚刚讲了很多的疾病管理的APP和设备也好,真正落地去应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

我们医院今年搬到了花乡的位置,在丰台形成医联体,基于这个医联体将会对刚才介绍的健康管理的APP和监测设备进行一些实验。云大物移几个技术最后会帮临床大夫和管理机构整个的人员各类人群服务好,在医院来讲也是很愿意接受这类技术,但是服务场景非常重要,就是如何能够把这些新技术结合我们实际医疗服务的场景里面去,医院需要根据新技术的进入做出哪些改变?这里面涉及到哪些利益相关机构,他们的利益该如何进行重新分配?这些反倒是比技术更重要的事。

另外政策的发展和监管的变化也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推动的,我们知道医疗行业应该样相对是一个比较保守的行业,如何推动这一点我想是需要我们多个团队和学科一块儿去努力开发,各个层面的领导都要支持。

最后展望,感觉现在的医疗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确实比较多,但是架构的标准化和系统的集成化还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现在很多都是单一的功能,但是没有一个能够集成很多功能形成一个可兼容、可应用的解决方案的系统,再一个设备的微型化、测量精准化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设计要人性化、应用智能化跟刚才的服务场景要结合。

现在很多设计实际上缺乏一个直击用户痛点杀手级的功能,就是这个东西有也可以,没有也差不多,用两天觉得很新鲜,用完了医从性不好,怎么转变这样的情况,需要对我们服务的场景进行进一步的细化。

最后还要推动医疗和健康管理模式的转变才能确保我们的技术有应用的场景。

最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刚才专家也提到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区块链可能将来作为我们解决一个很重要的方案,让我们拭目以待。谢谢大家!

赞(0)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若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西数超哥博客 » 【2018慢性病与信息大会】姜勇:移动医疗与脑血管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