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数超哥博客
运维经验教程分享

【2018亚太数据中心峰会】胡海波:海外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在国内的机遇和挑战

在过去的2017年,亚太地区的数据中心市场增速接近15%,领先于全球其他主要地区,与整体经济增长水平保持同步。区域内多元化的经济体发展特征使各国数据中心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差异,以香港、新加坡为代表的成熟市场保持稳定增长,而以印度、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则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2018年5月15日-17日,由中国IDC年度大典组委会主办,中国IDC圈、CloudBest承办的”2018亚太数据中心峰会”在深圳盛大召开。

5月17日,”2018亚太数据中心峰会”正式召开,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胡海波在现场进行《海外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在国内的机遇和挑战》精彩分享。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胡海波)

以下为演讲实录:

胡海波: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业界的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的胡海波,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来和大家分享我们在这个市场,尤其在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海外运营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尽可能希望大家了解一下这个市场的动态,同时对我国监管政策、准入的要求以及在今后实时操作过程中涉及数据跨境方面的内容做一个简要介绍。希望我的演讲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对这个行业更多的认知。

今天我介绍的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数据中心和云服务的发展现状,当然这不仅包括全球,也包括我国的。这主要是基于信通院和各个行业机构对于市场研究的素材,我们对它进行了集中化的梳理。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全球云服务市场和数据中心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刚刚主持人也介绍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有四个词语来表述,一是市场收入的规模,到2017年规模,全球IDC市场达到535亿美元,并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速度。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从市场总量来看,美国、欧洲占据了全球IDC市场规模的50%以上。

二是从增速看,亚太地区在各个领域保持领先,在我们说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增长的速度,尤其这三个地区增长速度最快。2014年开始,技术驱动创新,使得各种新兴的技术领域快速发展,带动了数据的存储规模,计算能力和网络流量的大幅增长,推动亚太地区这个新一代技术进入加速期。

第三个内容是在数据中心的全球行业市场的并购和交易里面,这两年,尤其是2017年,这一年发生的并购比过去两年,或者2015年、2016年还要多,这个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全球IDC的服务商,投资规模将持续加大。2017年全球IDC投资规模突破了2200亿,确切的说,市场发展的情况,包括技术驱动的力量,以及市场整合,以及我们说市场投资,让我们看到这个市场确确实实速度快速发展的进程。

市场需求,整体全球IDC市场是一个供不应求的阶段,整体新兴市场未来增长的空间非常巨大。这里面我们举了三个例子,虽然建设的数量在缩减,但是单体规模不断扩大。我们可以看一下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全球机房的规模突破4000万平方米,美国、英国、日本机房规模占全球IDC市场规模的50%。这三大市场的规模趋于饱和,美国的占比虽然仍然很高,但是整体增长幅度放缓。

中国在IDC市场里面,这两年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其实整体来说的规模和国外的同期相比,我们和美国相比可能不到美国的1/5,同样在中美互联网时代进行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作为底层的基础设施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目前我们集中是批发和零售主机代管为主,数据中心均呈现大型化和全球化的态势。随着全球化、大型化的模式出现,使市场并购加速扩张,成为市场上主要的现象。并购能够帮助行业龙头型企业实现快速扩张。明确的体会,2016年开始,IDC市场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在市场云服务的竞争阶段必然会出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集中的情况。

技术发展的模式,在短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目前很多IDC服务的策略是集中在并购和技术创新。我们可以看到当市场发展大于技术创新更新的速度的时候,不得不采用并购的方式来解决现有这个市场竞争的阶段里面的特点。一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成为这两年最大的特点,而且这种全球化的特点不仅仅是在北美、欧洲,而且最重要的是进入中国市场。

云服务市场2017年市场规模持续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这个市场有可能达到1400亿,我们没有办法直接量化,1400亿这种概念相当于传统的数据中心大部分的收入比重已经将近10%。也就是说在今后,在市场发展、技术发展,云服务一定会推动数据中心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而它自身的需求使全球中小企业在云化、数据虚拟化这个需求上面的比重或者说对它的需求将进一步快速的增长。

在全球云计算服务中,美国是一家独大。我们必须承认,云计算服务市场在境外仍然是占据了60%的比重,在整个北美。中国在这个市场里面只占到5%,云服务的市场,我们的增长非常迅速。可以看到这个图谱,包括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亚洲的特点,其实也跟整个互联网发展的进程、发展的版图高度匹配。

为什么说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云服务市场这么快速发展,能够引发传统帝国列强的关注?也是在这里在市场份额和服务能力的对比里面,可以看到,现在传统五强,这个市场比例占据了全球64%的份额。这个过程中,相比于亚马逊,国内阿里和其他的厂商加在一起,第一名往往是强大的,剩下的二到五名加在一起可能没有第一名这么强。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和云服务市场也是如此。阿里第一名的云服务市场,剩下的二到十名加在一起都不一定能达到阿里云的规模。

在全球的云服务市场里面,IaaS市场里面,这几年阿里云异军突起,已经摘下了全球第三的桂冠。前段时间在网站报告里面说,世界云服务市场,第一亚马逊,第二微软,第三是阿里云,这样的规模特征和这样的特点,使得中国云服务市场引发了市场以及世界巨大的关注。

在PaaS服务市场里面可以看到,规模相对较小,2016年、2017年爆发增长,但是这块还是在云计算市场4%左右。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巨头,云服务供应商更多是通过收购的方式来切入这个市场。这样可以看到增长的服务曲线,目前还是处于小幅增长的态势。而对底层的应用还是集中在IaaS层。另外我们可以看一下国外的巨头在市场收入的发展情况,不仅仅是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它的利润率也在持续增长。

微软,包括它的Cloud first战略推行,使它的业务也是快速增长。尤其是传统IT领域,微软的整体业务收入甚至于出现下降,但是云服务领域对Office 365、Windows Azure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中国的云服务市场里面,微软和世纪互联走在最前面,而且市场的引导和拉动作用,使全球服务向国内进行延伸,我们说带来了很好的市场引导作用。这个比例里面中国用户贡献很大的市场份额。

国内的情况,这两年我国的IDC市场都是稳步保持在将近40%的增速,预计几年保持快速增长。我们总结了IDC市场的特点,最典型的是互联网行业,包括我们说的互联网视频、游戏,甚至于这些行业客户成为IDC市场的主要客户群体。

第二个是转型进入IDC传统企业数量进一步增长,房地产、传统的行业、农业、工业,这方面的企业逐步开始进入IDC领域。我们许可市场准入的过程中,发现最多的是房地产和工业企业的转型。包括原来说的首钢,钢铁制造的企业都在纷纷进入这个市场。

第三个是2017年,目前正在出现,有可能2018年会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效益开始显现,尤其是国家推动万企上云有可能带动需求进一步增长。第四个特点是在服务商新增数据中心为大型、高等级数据中心,机柜数普遍在1000个以上。在今后几年里面会更进一步颠覆我们的认知,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概念。

市场需求和供给看,整体IDC机房需求非常旺盛,而且基本平衡。无论是数据中心建设的情况还是运营商建设的情况,我们这里面的数据中心的装机量在实际过程中需求是比较旺盛,供需相对来说比较平衡。

我们可以看到区域化的特点,尤其是可以看到这两年在中西部地区,包括重庆、贵州甚至于宁夏和接下来的甘肃、青海这些地方都在成为数据中心大规模建设的一个重点区域。实际产生的业务需求仍然集中在东南部,而我们中西部和东南部的需求在今后几年有不匹配,甚至于在实际传输或者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供需能力的对接和承接的转移需求,仍然可能在今后两年内会成为一个矛盾。

说得直白一点,中西部的数据中心确确实实有没有真正的用户,有没有真正的企业会把他们的数据放在中西部去满足这些需求,有可能需要我们在通信基础设施,尤其线路传输和互联网建设过程中产生新的市场机会,并且完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使中西部的需求和东部地区的需求进行对接。这是我们看到在重庆、贵州、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建设的数据中心今后能不能满负荷的运载这块关键的因素。

国内的市场里面,IaaS、PaaS的领域里面,阿里云仍然是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IaaS市场里面,运营商领域里面,电信、移动、联通这块的市场仍然座次清晰,必须注意看到,运营商在这个市场里也是属于快速增长。我们现在在市场的竞争过程中,有可能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在IaaS市场领域里面是集合多于竞争,大家可能也会关注到,电信和移动仍然保持自有步伐在走,但是联通和BAT的合作,混改之后带来新的变化,使市场竞争过程中将出现新的业务竞争的模式。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PaaS规模市场,整体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它更多的是成为创业公司的孵化器,与IaaS的市场关系越来越紧密。目前不仅是市场规模,这种业务形态,很多企业在经营IaaS的时候一定会向PaaS延伸,或者做PaaS的企业会跟底层的IaaS紧密捆绑,使得我们在业务形态、市场准入甚至于市场的规模统计,使得PaaS和IaaS也越来越清晰的划分。

SaaS服务市场,我们觉得国内云服务里面,IaaS和PaaS基本上已经有初步的格局形成,但是SaaS服务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竞争格局进行分散。我们可以看到SaaS服务的巨头迟迟未有出现。我们说中国的数据中心,无论是在云服务,还是IaaS、PaaS,其实我们现在的应用还是新瓶装老酒。我们用很多云服务,包括运营商的,都是在传统的IDC领域,在云化过程中,由于我们上层的应用并没有出现巨头,使得我们现在的云服务发展阶段仍然处于IaaS和PaaS层,而没有进入到真正以应用来引导服务、引导传统IDC市场发展的阶段。

这个市场典型的特点,2017年可以看到的,国内的公有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能说激烈,甚至说日益惨烈,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这是2017年已经出现了很多零元竞标,甚至于今天一大早看到的新闻说腾讯拿到北京大数据的项目,觉得这个价格好像终于才回归一点正常的价格本质。去年我们见了很多零元竞标,一分钱中标的事件,实际上这种过程中可以看到在2018年之内,由于市场进入的企业规模和市场投资的重点都在市场领域,2018年市场价格战仍然还将持续。这是行业集中度、行业市场充分竞争的阶段,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大家进入这个市场领域的企业要做好心理准备。

简单看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阿里云,市场规模每年同比都是100%增长,这样强者越强的过程仍然持续。阿里云市场还好,目标中心不仅仅是在国内,而且目前面向全球化进行扩张。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包括多个数据中心拓展全球布局,我们可以看到阿里的特点,包括日本、德国、马来西亚等地方都开设数据中心提供服务。我们进入发达国家,尤其是北美、欧洲,仍然是我们说的,由于各种原因步伐受到了影响。包括企业龙头的作用,能够引导通信行业,传统的数据中心,逐步的往外走,包括配合我们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往外走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市场机会。这是我们说的龙头。

腾讯云排第二,现在的规模仍然是这种比例,它虽然是保持了10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与第一名的差距仍然非常大。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腾讯全球布局中,尤其东南亚市场,包括亚太和欧洲,亚太地区的布局已经开始逐步的密集,但是欧洲和北美目前还是在推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云服务企业要走出去,目前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市场相对成熟,亚太地区是抢滩登陆战一样的,这个市场层面可能有更好的市场发展机遇。

第二,我们看到了全球发展的情况,也看到我国市场存在的机遇,包括国内市场逐步往外,全球化的进程过程中,确实还存在一定的障碍或者处于起步阶段。反过来看,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使中国的云和数据中心的产业在全球范围里面成为增长最为强劲的地区,这里面市场全球的眼光大家都会关注,中国的云服务市场和数据中心的市场怎么才能参与进来一起玩?

我国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准入涉及的法律法规,包括很多的数据中心很多条例都是我参与这块的起草,甚至进行发布。这里我简单做了梳理。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以及《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要求云服务是应该持证经营。二是市场准入在技术的要求和市场的服务规范,可能参考2012年552号文以及2017年32号文,清理整顿的规范要求。

市场发展过程中,我们仍然认为目前还是处于野蛮发展的阶段,真真切切的标准、规范,甚至国内企业走出去、境外企业进来中国市场,很多地方无论是监管还是市场以及准入的要求和统一的业务服务规范和标准,目前仍然没有统一。我们很高兴的看到,这个市场监管的政策和准入的要求日益明确,甚至已经形成了很多的范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尤其为很多海外云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作为参考,我们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参考。

云服务,这里面最主要的管理依据是《关于规范云服务市场经营行为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稿,是2015年11月24日发布的,这里面我们提到对云服务涉及范围和市场准入、外资准入、境外联网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明确了云服务的监管全流程。

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在云服务界定中,涉及IaaS服务、PaaS服务、SaaS服务,其中IaaS和PaaS更多的是符合我们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互联网资源子业务、互联网资源协作业务,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市场的企业里面说SaaS服务算不算云服务?SaaS服务部算云服务,它不属于互联网资源协作的范畴,我们不会把它纳入电信业务监管的范畴。如果它具备电信业务分类目录里面其他的业务特征,可能对号入座,会分别对应纳入其他电信业务的监管的范畴。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在刚才说的法律法规里面,552号文和32号文规定,2012年,552号文明确IDC和ISP市场准入流程,包括设施的技术方案,包括了增加相应的系统,开展技术评测和审查的要求。包括很多持证的企业,包括像这种云服务在市场准入的时候,有技术评测的要求。

我们说的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同时使市场竞争在这个服务形态的提供里面,相对来说更为规范。2017年32号,进一步明确云服务市场准入流程和评测要求,明确了云服务准入的政策衔接,加强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违规行为的打击,督促企业尽快完善资质,依法合规开展相关业务。2017年32号文更多的是规范,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最开始我们发现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以及没有完成技术检测的手段要求。随着32文不断深入推进,大家可以看到前两天,包括互联网网络金融服务,可能要推迟到明年的3月31日才能结束。

市场产生很多新的问题,包括三个重大问题,一是自建光纤、自建传输网络。二是跨境VPN违规经营。三是带宽整体转租。我们知道2018年两会期间也有人,因为工作的失误,导致了28号文的出现,包括众多互联网企业都在这名单里面,引发了市场的巨大反响。这个过程中,我们推动企业尽快合法合规,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使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建光纤不仅仅包括长途光纤,长途骨干网,今后也会不断深入城域网,城域网接入这侧。包括各地、各个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开始自建光纤的大力规范和打击,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因为我们在牵头这块工作,汇集各方的线索。对违规行为进行深入排查,配合各地管局和工信部来做规范清理的工作。

关于云服务持证的问题,我们关注的是行业公有云的方式,包括私有云里面,如果只是在企业内部里面单独构建使用,我们认为它更多是企业内部使用,不需要持证。如果为多个用户单独构建,可能是属于公有云的服务范畴。这里面包括对云服务监管的细则,2017年3月31日开展服务的,就应该要求他们来持证,包括新进入市场的也需要它尽快来持证。

海外云服务企业投资我国境内云服务的方式要加强监管,云服务和IDC都没有对外开放,唯一对外开放的是通过港澳这种方式,在香港拿到CEPA协议,才能成立合资公司,来获得许可证并开展云服务和数据中心的业务。市场规范相关的处罚,里面没有达到要求,违规违法开展电信业务,有可能没收违法所得,处3倍以上、5倍以下的违法所得的罚款。这个还没有实施过,但是不排除刀以后会落下来。

刚刚我们总结了,行业不断规划,而且监管力度的加大,制度逐步完善。同时我们发现更多的市场新进入者。新建的数据中心呈现规模化、分级建设的趋势。在政府引导下,企业和行业联盟的成立,使得这个市场发展相对来说更加有序、健康。从云服务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经过2017年,在当前阶段属于云服务创新融合的阶段,从技术来看,各种云技术、服务应用模式不断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包括我们也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组成使业务形态不断出现,使我们更好满足各个行业领域的需求。

产业链环节,我们做了简单梳理,无论是标准化程度、专用、通用,国内产业链环节日益明晰。持证企业的规模,在市场准入的过程中,主要是参与了获得整体技术评测和许可证相关的受理的窗口,包括审查的窗口,在2018年5月8日,我们已经批准了175家跨地区的互联网资源协作许可证、73家省内互联网资源的协作许可证。我们对于云服务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更多的是两个文件,一是刚才提到的《关于规范云服务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通知》征求意见稿,包括2017年32号文,对云服务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也做了内容,包括企业合作、资源使用规范、服务规范与安全保障,企业责任和违规处罚都有明确的监管内容。

资源使用和境外联网,我们要严格的满足监管的要求。服务规范和安全保障,我们也要有相应的管理要求来进行匹配。企业责任,甚至于安全审查和对于开发者实名登记核验的要求,今后将完善记录手段。

我们看看市场的机遇,在全球的资本可以看到2017年都在下降,我国的IDC市场建设面积,这两年都是两位数的增长,整体的规模可以看到不断的创新高。虽然国内的云服务市场低价中标事件屡屡发生,但是我们和美国IDC运营商的发展方式仍然相仿,IDC仍然是运营商热点的业务和战略的痛点。我们在资本内容里面,数据中心的规模成了中国数据中心投资的规模,是全球亚太第二大市场。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区域市场,传统的资本市场,尤其是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增速日益突出。

私有云市场的增速下滑,更多是由硬件市场带动需求的增长。这个模式仍然是设备市场的主导模式,而不是真正云服务的市场,私有云的阶段里面,今后不断向公有云进行延伸,形成混合云的方式,在今后将成为2018年之后的市场特点。我们从全球市场的模式里面,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得很清楚,混合云将是云服务将来角逐的主战场。我们可以看到众多企业积极在向这个市场布局,同时向国内市场进行延伸。

我过一下最后的部分,在发展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在中国境内开展云服务,首先大家先明确几个内容,开展的业务范围。数据中心企业开展,如果只是在国内开展数据中心业务,经营的业务形态是什么、建设的方式,所有权主体一定要明确。云服务企业在中国境内的业务范围要明确,我从事哪个,底层的设施是IaaS还是PaaS,跨境云服务企业在境内跨境通信方式要明确,有明确的管理规定。

如果是互联网的云服务厂商完全在国内里面建云服务平台,这种模式和境外联网的时候通过互联网是可以直接相连,因为过了我们国家的防火墙。如果是租用运营商的专线,提供云服务或者新的服务形态,必须按照管理上报相应的数据,并且跨境这带必须由持证企业经营,更多的云服务企业是以跨境的数据中心持证企业来进行合作。对云服务,我们提了这些要求,包括CDN、SD-WAN存在这些要求,也需要参照以上管理要求进行执行。第四个是,包括我国数据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的要求。

最后一个内容,在市场的清理规范过程中,中国信通院,包括我们成立中国跨境数据产业通信联盟。我们在技术标准工作组里面,其实也开放会员,让更多的云服务厂商和CDN、SD-WAN,海外云服务企业和数据中心企业能够共同参与到联盟里面,共同推进跨境云服务、跨境CDN和SD-WAN的标准。

希望借这个机会共同来推行业务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成立,在今后引导国内外的云服务和数据中心企业在我国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希望今天在座的业内同仁,今后能更深入的看待我国云服务和数据中心的市场。能够积极参与到这里面来,国内市场和中美对比仍然是1:5的方式,今后增长的空间仍然是巨大的。相信今天在座的各位以及业界的同仁能共同推动我国数据中心市场和云服务市场,能够真真切切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不再被国外的列强掐着脖子增长。

谢谢大家!

赞(0)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若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西数超哥博客 » 【2018亚太数据中心峰会】胡海波:海外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在国内的机遇和挑战